目前治理鼠害的生态学即环境防治措施,主要从食物和栖息地着手,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正是这两个因素决定着环境容纳量。能够降低环境容纳量的措施,都可视为生态学治理方法,是治理害鼠的根本手段。灭除害虫也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,不然消除了一个问题就有另外一个环境问题出现,得不偿失。
从推理来说,只要降低了环境容纳量,灭鼠即使未采用其它灭鼠措施,当地鼠的密度将会相应下降。由于为滞关系,变动比较缓慢,另一方面,如果只开展灭鼠活动,而没有降低环境容纳量,则鼠的数量有下降之后仍将回升。直到原有水平。
生态学治理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。首先,它不会污染环境,不会误伤非靶动物;其次,它使用持久而稳定;第三,不需要高级仪器和技术。
既然生态学治理的原理简明易懂,优点又显而易见,为什么十多年来应用不多呢?
主要是因为:①操作虽不难,但必须细致、深入、彻底才能见效,而且要长期维持;②各种灭鼠方法效果更快更明显,使用更方便;③推广生态学措施很少经济效益,影响了推广的积极性;④认识水平有差距,采用的积极性不高。灭鼠要用生态学来治理,这样对环境的破坏是最少的。